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If you think Antarctica is remote, think again.

 

人类活动,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工作的气候环境,南极洲的部分区域也已经被这些排放彻底改变。一方面,随着温度分布的变化,南大洋部分地区的海冰期变短,而部分地区的海冰期在边长,这对于那些依赖于海冰生存环境的物种就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在随着不断的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南大洋的酸度在不断增加,有证据证明南大洋中逐渐提高的碳酸离子浓度正在降低碳酸钙(贝壳的重要组分)的饱和度。科学家们已经认定,南大洋将成为第一个有可能经历普遍海洋酸化的海域,这给这里的生态系统带来了额外的威胁。

 

此外,有种种令人担忧的迹象表明,南极洲也受到了黑碳/炭黑(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的影响。黑碳是一种强吸收性气溶胶,可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加热大气,它在大气中留存时间为数日至几周,因而可对区域大气产生增温效应。黑碳如果沉降到冰雪表面,可降低表面反照率,从而对冰雪消融有正反馈作用。尽管在南极针对黑碳的冰芯研究比北极和喜马拉雅区域都要少,但是从目前已经获得的数据来看,黑碳的浓度是惊人地高,哪怕是在东南极这种原始的区域。而且南极的黑碳浓度仍在继续上升,而北极的黑碳浓度从1950年代开始已经开始下降。

 

虽然减少这些污染物需要的是全球其他地方的努力,但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南大洋保留一些不受人为干扰的海域对于应对这些变化的科学研究和生态系统的适应都是很有意义的。

 

首先,就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而言,禁捕保护区和海洋保护区的一大益处就是它们可以用作科学研究的参照区域。“参照”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例如我们在做污染物的毒性研究的时候,会把实验动物分成几组,分别喂下不同浓度的测试溶液,其中有一组动物只喂干净的水,所有其他条件保持完全一致,也就是把只喂干净水组的动物作为“参照”,从而把这些毒性物质的作用从其他影响因素中孤立出来进行研究。

 

同样,南极洲数千年的演化过程中都没有人类的长期居留。部分区域至今都还相对免受人类的干预和影响。那些没有受到或只受到很小人类影响的区域为科学家提供了机会,来了解物种和生态系统如何应对环境改变,并且可以区分自然变化和全球变暖带来的改变。通过消除或者限制特定类型的人类活动,海洋保护区和禁捕区使得科学家能够把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带来的影响从其他影响因子(例如人类干扰)中分离出来进行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作用对于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已经在发生的海冰的变化和酸度的变化,把一些海域保护起来,减少其他活动带来的压力,这样可以增加物种及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的生态系统复原能力。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将会持续地影响海洋保护区内的环境条件,但是如果其他生态系统压力因素能够得到限制,尤其是捕鱼、污染和资源榨取,那么各物种将更能承受住环境的改变。

 

例如,南桑威奇群岛上居住着全球很大一部分的企鹅,特别是帽带企鹅(就是下巴上眼睛下有一条黑线,像戴着帽子的带子一样的企鹅),并且被认为是该物种的起源地。也许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帽带企鹅在南极半岛和斯科舍海区域的栖息地在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它们繁衍生息的栖息地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对帽带企鹅的保护必须包含它们的主要觅食区,以帮助它们抵御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帽带企鹅(远处趴着的是巴布亚企鹅)  摄影:陈冀俍

第三,不同区域变暖速度并不一样,那些变化最缓慢的地区如果保护起来可以成为避难所,即依赖冰和冷水的物种的最后栖息地。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预测,罗斯海将是南大洋最后一片常年结冰的海域。预测认为这些海冰能够持续数十年并保持稳定,但之后也将开始减少。

 

从中期来看,预计罗斯海的海冰将会比南大洋其他区域的海冰维持远远更长的时间,也许会超过全球任何一个区域。因此,罗斯海地区将会成为依靠海冰生存的物种的避难所,并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区域,用以研究海冰的变化及不同物种和种群如何适应或者无法适应海冰和海水温度的改变。

 

海洋保护区和禁捕保护区必须大到足以覆盖和保护到各种重要的生态过程和当地动物的生活史(即整个生命过程)。若想充分地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这一点将格外地重要。南大洋海洋保护区的面积必须很大,这是有正当理由的——海洋过程和物种运动的规模很大,而且证据表明幼体分布距离随纬度改变而增加。因此,纬度越高,保护区的范围就必须越大。

 

由大型海洋保护区和禁捕保护区组成的网络能够跨越时空将所有海洋进程联系起来,从而发挥出最大化的功效,确保南大洋拥有长期的恢复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样一个海洋保护区网络可能是我们唯一的希望,用以了解和帮助改善海洋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复原能力。一个单一的海洋保留区或者禁捕保护区能够保护局部的重要区域,但是一个网络能够更好的保护整个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复原能力。

 

网络内的复制也是保证长期恢复力的重点。拥有多个保护相同类型栖息地的禁捕保护区和海洋保留区能够保证对抗由人类导致的或自然发生的灾害,包括气候变化。在其他大型海洋生态系统,这些类型的网络已经被证实可以成功地从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角度贡献于可持续发展,例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

 

如果能在罗斯海、东南极洲和其他区域建立大规模禁捕保护区,科学家将有机会研究健全的生态系统如何运作,这具有重大的科研潜力。通过在这些区域减少并消除捕鱼等压力因素,南大洋的海洋生物将拥有更好的机会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尽管海洋保护区和禁捕保护区无法缓解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但它们可以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被整合到一个有效的战略之中,来研究并且学习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方法。

话题:



0

推荐

创绿研究院

创绿研究院

103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创绿研究院是一个扎根本土、放眼全球的环保公益组织。 我们致力于全球视野下的分析和研究,促进利益相关者的跨界对话与参与,推动气候与环境友好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助力中国向着可持续的、公平的、富有气候韧性的方向转型,降低全球生态足迹。 我们具有不同专业与经验、热爱思考、胸怀理想与热情。在全球与中国绿色转型的大时代和公益行业腾飞的大背景下,“一个没有污染的未来”的梦想把我们聚集在此。五年来,我们从气候韧性、环境可持续的角度,分析并撰写完成多份研究报告,组织数场跨界对话。作为发挥兼具智库和倡导作用的中国本土环境保护组织,我们用思想与对话,推进前沿的环境政策跨界讨论,以创新、包容的传播方式支持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 我们相信环保真正的力量握在公民手中,但必须接合民间、政府与企业三方共同的智慧与资源,才能推动中国走出自己的环保之路。我们以开放多元的思维分析环境问题,运用新媒体和新科技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开创高效、透明的参与平台,与绿色公民互动成长,共同应对中国及全球的生态危机。 让我们一起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未来圈粉加油! 联系方式:policy@ghub.org

文章